酒杯都喝懂了,你才算脱离萌新了
- T大
图
一千个酒杯里藏着我一千零一个未眠的夜
《笑傲江湖》第十四回,祖千秋论酒杯的珍贵性,说“百年美酒一饮之下就没有了。 而一只酒杯却可用上千次万次。若无佳器,一杯酒都不能饮得,只是糟蹋。”
——没有好杯子,酒都喝瞎了。话说这么极端是矫情了些,可道理是这么个道理,不仅仅是酒,喝酒的家伙事儿也很很很重要!
图
你要说自己没那么多穷讲究,管它陶杯瓷杯水晶杯,还是一年没刷过的塑料杯,有一个能喝进嘴就行,没有杯子对瓶直接吹也无所谓。。。随你便啊你开心就好。
但也不妨洗耳听听酒友里头那些玄学范畴的爱好者的看法,听听他们对“酒器的材质与形状对酒可产生深远影响”的论断。本文先按下其它以后再表,单讲清酒酒器:为了三倍享受清酒的饮用乐趣,爱好者们对容器的三百回合辩论大赛从未停战。
在岛国这样一个顶顶事儿逼,摆盘噱头众多,容器丰富多样种类繁多的国度里,日料界有以材料区分季节(比如夏天用玻璃,冬天用陶器等),以及根据客人身份、地位等的不同使用不同器具的做法。甚至有“容器乃为食物衣装”这个说法。那意思,食器就是食物的衣服,就算你这个人穿红戴绿香奈儿配古奇的,不给它们配身好衣服,还是档次不到位。
图
饮用清酒的主要容器分为端在手里喝酒用的猪口杯(お猪口),吞杯(ぐい呑み),和放在桌上用来倒酒的徳利,片口。
猪口与吞杯的区别
猪口杯略小,基本上一口干杯。对味道的影响相对较小,选择时往往更重于材质与设计。(类似功夫茶杯大小,如图)
图
吞杯较猪口杯稍大,并没有明确的尺寸规格,深度介于猪口杯与普通的日式饭碗之间。(如下图)
图
德利与片口的区别
日本酒购买时大多为规格为1.8L的“一升瓶”(旧式升单位,相当于64827立方分,容量,相当于1.80386升)。大多会先倒在小瓶里头(德利或片口)后再使用酒杯饮用。
瓶颈处突然变细的上图容器即为德利,关于这个名称由来有很多种说法,比较主流的是说因为从因为瓶身独特的形状造成倒酒时的声音(tokkuri)而来的。
图
片口则较为罕见,是从酒器的一侧边缘向外倒酒的。
图
片口容量大于得利,因为开口直径较大,可以充分享受酒香,官方说法比较适合用来喝梅酒。
容器的大小和形状
容器大小和形状会影响到口感,想想肚大口小的勃艮第杯和郁金香型口大些的波尔多杯,这个应该很好理解。
图
看上图可以说复杂的不想再多看第二眼了,我们简单的,从大小和形状两个方面去总结它。先说大小,对于清酒来说,一般开口小的酒器饮用时口感较清爽,开口大则口感醇厚。这是由于倾倒时液体表面积的大小不同而造成的。当口大,倾倒表面积较大时,华丽的香气就会浓郁而迅速的散发出来。
此外,小杯子一口干,大杯子则一口一口抿的够你喝上半小时,这时就要考虑到温度了。一般夏天想饮用恰到好处的冰镇冷酒时,就推荐使用容积较小的酒器。大杯子就放热了。
图
再说形状。如果口径宽,向下变窄,会带出清酒的香气和清爽的口感,原理跟刚才讲的差不多。如果是内径比开口更宽或相似的上窄下宽形状,酒体更浓郁,口感更甘美,因此后者更为推荐饮用热酒时使用。
清爽vs柔润
酒器的材质,厚度
材质以及酒杯厚度都会对口感产生影响。玻璃和金属疏离冰冷,而陶器则让人感觉温暖。漆器的温感比陶器更高,瓷器则大约介于两者中间。
可说,陶器圆润,漆器温暖,玻璃轻柔,磁器清爽。
图
插播一则最近流行的酒器。
▼
图
上图玻璃杯怎么看都是葡萄酒杯,然而实际上这三只都是实打实童叟无欺纯正传统的日本酒酒器。左边的“KAORI”用于大吟醸及吟醸酒。中间的“UMAKUCHI”则适用古酒或熟成酒。右边的“KARAKUCHI”适合饮用纯米酒。
顺带一提这几款玻璃杯都带有生产商的终身补偿制度,无论购买后多少岁月经过也不论损坏的原因都可随时换新。(不是强行插入的广告啦……类似的杯子田島硝子石塚硝子或者廣田硝子都有制造,随便搜都有)
鉴于真要深入材质(玻璃陶瓷锡器漆器等)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玄学范畴,有机会再聊。
图
总之,清酒也有很多样子,有的香气华美艳丽,有的口感轻柔跳跃,有的坚实鲜明。使用不同的容器会更能让你辨别和体味不同清酒的各种的微妙差异。当然理论说再多也是理论,欢迎大家积极实践起来,分享你的体会给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