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兰性德:谁道破愁须仗酒

2018-05-25 08:55 凤凰网酒业
  • T大

“人生若只如初见”,平易的语言道出人性的五彩,这就是纳兰性德的才情与酒相融之后的一瞬,让无数后人惊叹不已,因为这首词的背后,隐藏着我们所有人内心都有的那份诗性。

简介

纳兰性德与陈维崧、朱彝尊并称“清词三大家”,满洲正黄旗叶赫那拉氏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长子,不仅是满腹才情的词人,也是少年英才的御前侍卫,可谓文武兼备。出身豪门,却轻视功名,虽“身在高门广厦,常有山泽鱼鸟之思”,情深意切,然爱人早夭,所得与所求的背离,使得他深陷悲观与疑惑。纳兰以词著名,现存349首,哀感顽艳,有南唐后主遗风,悼亡词情真意切,痛彻肺腑,令人不忍卒读。

“谁道破愁须仗酒,酒醒后,心翻醉。”这是纳兰的一阙词,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酒的态度。虽然30岁便与世长辞,不过这世间一介匆匆过客的他,这一生却有诸多惆怅,不过他从没想过借酒浇愁,贪杯求醉,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爱酒之人。以酒为媒,抒发真实的喜怒哀乐;以酒为友,描绘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,借酒升华庸常的生活,同时也赋予酒超凡的诗意。

酒的诗情在于饮酒之人的情怀,纳兰性德的心性与经历无疑是生花的妙笔,在漫长的诗酒华章中再添一抹亮色。

剧中人

陌上人如玉,公子世无双

在热播影视剧中,我们也可以捕捉到纳兰的身影,他在帅气男演员的演绎下或深情或睿智,丰神俊朗。“家家争唱《饮水词》,纳兰心事几人知?”正如诗中所问,在现代审美的再创造中,我们不禁疑惑:这是真正的纳兰性德吗?

《御前四宝》

《烟花三月》

《康熙秘史》

《寂寞空庭春欲晚》

词中人

人间惆怅客,断肠忆平生

谁念西风独自凉,萧萧黄叶闭疏窗,沉思往事立残阳。

被酒莫惊春睡重,赌书消得泼茶香,当时只道是寻常。

这是纳兰尤为著名的一阙悼亡词,他思念亡妻,无比怀念二人曾经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。情深之人往往被情所伤,往日之酒再入今日愁肠,点点滴滴都化作相思泪。

重来对酒,折尽风前柳。若问看花情绪,似当日、怎能彀。

休为西风瘦,痛饮频搔首。自古青蝇白璧,天已早安排就。

山一程,水一程,夜深千帐灯,走过千山万水,找不到一豆属于自己的灯光,纳兰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旅人,关于离情别绪,他有着深切的体会。送别之时,折柳留不住,举杯相送,浊酒载满欲语还休。纳兰交友甚广,文墨相同的知己,愿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情相送,忍将离别的不舍深藏,纳兰的情感内敛而深沉,酒却能抒怀。各赴前程,离别的酒岂能不醉。

残灯风灭炉烟冷,相伴唯孤影。判叫狼藉醉清樽,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。

难逢易散花间酒,饮罢空搔首。闲愁总付醉来眠,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。

孤寂是纳兰热闹人生的底色,他不想扮演烈火烹油的皇亲国戚、风光无量的少年才子,冷眼看繁华的他,独酌成为了一种排解的状态,酒能相伴孤影,却不能战胜孤独和愁绪。天地悠悠,何人不渴望一醉解千愁,纳兰也不能免俗,不过他始终告诫自己不能沉迷。何以解忧,真的唯有杜康吗?纳兰不信,世人又何必再自欺欺人。

在词中,纳兰比史书中那个光环加身的他更真实,精神世界也更动人,一字一句都如泣如诉,若想懂得纳兰,还是要多读一读他的词。

酒中人

人生若只如初见

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暮春抱病,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,作词“阶前双夜合,枝叶敷华荣”咏颂了夜合花,而后一病不起,七日后,溘然而逝。

“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,以自然之舌言情。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,故能真切如此。北宋以来,一人而已。”王国维有如是评论。

纳兰也曾是恣意的少年,“十里湖光载酒游,青帘低映白苹洲,西风听彻采菱讴”那时的酒是张扬的;纳兰也曾生机勃勃,“短衣射虎,沽酒西郊,便向夕阳影里,倚马挥毫”那时的酒是酣畅的。纳兰一生与酒结缘,少年时酒是锦上添花的调剂,年岁渐长,看尽尘世,以酒为伴,聊慰平生。

来源:凤凰网酒

责任编辑人:范雅楠 PSY105
热点新闻
精彩推荐
释放进入手凤首页

手机凤凰网 i.ife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