酿酒老工人与“后街”酿酒作坊的故事

2018-01-24 08:06 凤凰网酒业
  • T大

酿酒,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长期以来,白酒由于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和消费习惯,它拥有自己相当多的忠诚的特定消费对象,酒作坊与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,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酒文化。

后街,在高楼大厦,车水马龙的背后,她安守着自己的一隅。

后街,在午后斑驳的阳光中,在深秋淅沥的冷雨中,一点一点老去,一丝一丝渗透,渗透进城市的灵魂。开始腐朽的吊脚楼,有些破败的砖房,长满青苔的石阶,仿佛诉说着后街古老而精彩的故事。《后街酒作坊》,拍摄的就是巴渝地区现存不多的、最传统的酿酒工艺。

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中,后街的原住民已经不多了,在商业社会的驱动下,他们的后辈都选择了逃离,在熙熙攘攘的红尘中去找寻,或迷失。他们的父辈,却如同日渐苍老的后街一样,安守在繁华之后,一任岁月流逝。这样的生产工艺只有在后街和偏远的古镇才能够看见。我想,在不远的将来,这样的酒作坊和更多传统生产工艺将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,后街的一切,即将消失,我们所能做的,也不过是记录,为了忘却的纪念,足够了。

在后街的酒作坊里,酿酒师傅们赤裸着上身,把粮食一篓篓担进作坊,然后,开始原始而漫长的酿酒过程;高粱、稻谷、红薯干等粮食为主要原料,辅料则有稻壳、谷糠、玉米芯、高粱壳、花生皮等。除了主料和辅料之外,还需要有酒曲、酒母。酒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,培养多种霉菌,积累大量淀粉酶,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。

此外,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,转化为酒精等物质,即称之为酒精发酵,这一过程所用的发酵剂称为酒母。酒母是以含糖物质为培养基, 将酵母菌经过相当纯粹的扩大培养,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养液。经过配料、原料粉碎、蒸煮糊化、糖化、发酵、拌醅、蒸酒等工艺过程,就酿出白酒。由于所用糖化、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,它的酒精度也不一样,后街酒作坊酿造的酒一般为50~68度。

后街的人喜欢喝这样的高度酒,后街的人都俗称这样的高度白酒为烧酒,浓烈、醇正、绵长,那是巴渝子孙酣畅淋淳的个性使然。比起街外的啤酒洋酒,这酒有几分土气,却不乏亲切。

我以前不喜欢喝酒,也就是去后街的酒作坊拍摄这组作品时,却学会了喝浓烈的烧酒。巴渝佳酿,历史悠久,酒作坊的存在为我们考证巴渝酒文化的辉煌历程提供依据,是千百年来巴渝人民利用自然资源,发展酿酒艺术的历史见证。

这组作品的拍摄用2年时间,太愿意让外人拍摄,所以需要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许可,另外也要和酿酒师傅们长期相处。这样的老酒作坊环境和光线都不是很好,有时要使用三脚架。

来源:壶中岁月

责任编辑人:郭瑾瑶 PSY092
热点新闻
精彩推荐
释放进入手凤首页

手机凤凰网 i.ifeng.com